1971年,程世清紧急向毛主席汇报:我感觉林彪可能要逃跑了!
程世清1918年出生于河南新县,早年间他在四方面军当兵,1932年四方面军主力长征时,程世清因为年龄太小被疏散回家,直到半年后,鄂豫皖省委决定重建红25军,程世清才重回部队。
后来这支红25军在徐海东、程子华的指挥下一路长征到达陕北,和刘志丹会师并合并为红15兵团。再后来,红十五兵团成了八路军115师下辖的一个旅。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程世清随部队南征北战,在新中国成立前,他的职务是4野44军132师政委。1955年,程世清凭借自己在革命岁月中的功绩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同时获得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新中国成立后,程世清进入装甲兵担任干部部副部长、部长、政治部主任等职。在装甲兵期间,公安部给装甲兵司政治部发过一份绝密的通报,内容是许光达之子和苏联驻华大使馆人员有来往的事情,程世清按照组织程序把该通报上报给了中央军委负责人。不久之后,程世清就被调到了26军担任政委。
1966年,济南军区传达了中央军委的文件,要求大家给军委各总部、各兵种提意见,程世清在这次会议上旧事重提,对许光达大将发起了突然袭击,他称许光达“与苏修有勾搭,有联系,有里通外国之嫌……时机一成熟他就会出来,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缔造的人民江山变成修正主义江山。”
程世清的发言在当时起到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他所列举的材料被送到林彪那里后,林彪非常赏识,随即展开了对许光达的专案审查,程世清则因此开始了自己的“辉煌人生”。程世清后来在审判中获罪,最主要的依据就是他在许光达事件中的恶劣影响。
许光达
1967年,程世清奉命率领26军到江西稳定局势,并负责改组江西军区,程世清因此高升为江西军区政委兼福州军区副政委。不久后,他又担任了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江西省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组长(即江西省委第一书记)。
在担任江西省一把手期间,程世清见证了诸多历史重大事件:
1969年10月23日邓小平一家被下放住到福州军区南昌步兵学校原校长许光友的一幢两层住宅小楼后不久,程世清来看了他们。对于邓小平,程世清倒没有当面的批评,他只是大谈66年后江西“飞跃的变化”及他在江西的“政绩”。”
邓小平在江西
程世清还去看望了被下放到南昌市青云谱江西省军区干休所的陈云,当时他志得意满地说,自己“要在江西掀起一个跃进和工业革命,让江西这个工业基础较差的省份一年生产六七万辆汽车,还要做到每年上缴国家100亿斤粮食,全国不再进口粮食……”
多年之后,陈云回忆起自己在江西的下放生活时还是充满感慨地说:“程世清这些人胆子大,他们说搞什么就搞什么。”
程世清要“炸平庐山”?
1970年8月到9月,中央在江西庐山举行了第九届二中全会,作为“东道主”的程世清自然要负责起会议的具体筹备工作。为了确保会议顺利召开,程世清确实是下了一番苦功,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一个纰漏却引发了党史上一段著名的公案。
为了确保大会的安全工作,程世清要求,政治局常委上下山时,提前两个小时就要进行戒严,并在45分钟前派出检查车辆,对路线进行巡逻检查。毛主席上山时,从九江火车站到威家一线,20多公里的路程上,程世清安排了350个哨位,406名战士。为了加强对上山车辆和人员的管理,所有人车都要凭借统一的通行证通行。凡是家庭社会关系、个人历史复杂的人员,都要暂时举家迁到山下安置……
在程世清的精心安排下来,庐山很快就形成了一张连兔子都溜不过去的无形巨网。但是,程世清千算万算还是犯了个错误:
庐山会议召开前几天,负责毛主席安全的警卫局局长汪东兴突然发现,在程世清给毛主席安排的住房后面,正有工兵在轰轰隆隆地炸石头。
汪东兴立刻敏感地询问程世清这是怎么回事,程世清回答,是在修飞机场。
汪东兴眉头一皱,问怎么能在这里修飞机场。程世清回答:这里地方大,直升机降落方便又安全。
汪东兴再次发问:你们在这里修机场,得到哪里的批准了吗?
程世清回答:已经得到军委的批准了。
“什么时候的事?”“是前天。”
汪东兴听到答案并不满意,他要求立刻到现场去看一下。看完后,汪东兴告诉程世清:“这个机场就在毛主席住房的上面,会影响到主席的休息和办公。”
程世清问那该怎么办呢,汪东兴并没有回答。
不久后,汪东兴赶回了杭州,把这件事汇报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听后也感到疑惑,是谁要在自己的住所后面修飞机场,他询问是军委的谁下的命令,汪东兴也不知道,给周总理打了电话后,总理也说自己不知道。事情一下子似乎就变得严肃了起来。
周总理对此事也非常关心,他连忙给总参谋长黄永胜打了电话,询问此事的来龙去脉。黄永胜回答:“一些老同志要上庐山,坐汽车走盘山路身体吃不消,坐飞机又快又安全,空军就准备了几架直升机。这件事报给林副主席过。”
周总理把情况告诉了汪东兴,汪东兴又报告了毛主席,毛主席听到后只是点了一下头,什么也没有说。
从后来的事情看得出来,毛主席对这件事是非常介意的,在庐山会议上他批评陈伯达时说:他们“采取突然袭击,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庐山是炸不平的,地球还是照样转……你把庐山炸平了,我也不干,你有啥办法?”
其中的“炸平庐山”,说的就是林彪等人在未告知他的情况下,就私自在他房子背后修飞机场的事情。
程世清紧急汇报:林彪可能要跑!
庐山会议上,林彪等人的问题进一步暴露,会议的最后一天,程世清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向他汇报了有关林家的一些情况,并建议毛主席暂时留下来,在南昌住几天,找机会再和林彪谈谈。毛主席同意了。
当晚,程世清又去了林彪下榻的304别墅,告诉林彪,主席同意在南昌再和他谈谈。林彪听后也同意了。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程世清却听到了另外一个消息:林彪要马上下山,回北京。
程世清立刻带着夫人找了林彪,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林彪改变了想法。叶群此时进来说道:“林副主席马上就要走,不能在南昌停留。”
程世清无话可说,只好再次找到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听后只说了一句:“变化这么快?”
后来,程世清一直为自己没有留住林彪感到惋惜,他常常说:“如果林彪那天能留下来就好了。”
不久后,毛主席开始南巡,一路上他不断地给各地的党政军主要负责人作思想教育工作。到达南昌后,毛主席找到了程世清等人谈话,点名批评了黄吴李邱,并暗示根子在林彪。
在和程世清谈话时,毛主席问道:“去年庐山会议的时候,吴法宪给华东空军的王维国、陈励耘、韦祖珍这几个人打了招呼,其中有没有你程世清啊?”
程世清干赶忙承认:“我有错误,吴法宪对我有影响……”这次谈话后,程世清彻夜难眠,他思前想后,决定把自己知道的所有情况都报给上去。
第二天下午,程世清就找到了汪东兴,说自己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要亲自向毛主席汇报。在和毛主席的谈话中,程世清说了以下几个自己观察到异常的情况:
1、叶群对黄吴李邱抓得很紧,似乎抓住了他们的什么把柄。要想解决黄吴李邱的问题,还是要从叶群入手。
2、70年,林彪曾把一辆苏制的水陆两用坦克送到南昌,要江西方面仿制一辆,说是为了让他们到北戴河游泳用的。仿制成功后,原坦克和仿制品都被运走了。
3、周宇驰曾驾驶直升机飞到南昌,又去了庐山、井冈山、广东。他开着飞机到处飞,这是不正常的情况。
4、林豆豆到南昌时,曾对他的妻子刘秋萍说,自己家里的情况很复杂,请程世清政委不要涉及他家的事,弄不好会杀头。
最后,程世清告诉主席:“我怀疑林彪可能要跑。可能从北戴河坐两栖坦克去南朝鲜,也可能坐飞机去香港。”
主席听后眉头紧锁:“程世清啊,你说的这些,除了和总理,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讲。”
回去之后,程世清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当晚他喝了3两茅台,睡梦香甜。他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算是尽了责任了。
9月2日,毛主席接见了许世友、韩先楚、程世清等人,9月3日程世清突然接到命令,主席现在就要走,经过杭州、上海返回北京。
在不久前,毛主席南巡的行程都是非常有规律的,这次却突然变得反常。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程世清在关键时刻的关键发言,为毛主席及时处理和应对林彪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论程世清在过去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应该说,在这件事上,程世清还是有不小的功劳的。
在1982年的审判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发布了《免予起诉书》,其中写道:被告人程世清,诬陷许光达同志,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八条的规定,已构成诬告陷害罪。鉴于被告人程世清犯罪情节较轻,根据《刑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决定免予起诉,予以释放。
不久后,中央批准程世清退休,并决定给他师级干部待遇,享受每月200元生活费和相关的政治、医疗服务。
此后,程世清夫妇一直居住在福州,直到2008年病逝。
程世清病逝后,当地的一家报纸发表了一则简短的消息:
程世清,1918年7月出生,1929年7月参加红军,193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4月29日病逝于南昌,享年90岁。
Powered by 艾弗森代言贝博体育app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